王祎:高校教师的三个思考
我国第一个教师节自1985年设立,彼时我尚未出生。如今,已是第36个教师节,我也在华大度过了5年的执教生涯。作为非师范科班出身的一枚成长中的“青椒”,在领导前辈的关怀、同侪的支持和学生的信任中,我一路摸索前行。今天,我想与大家探讨三个问题:信息时代,高校教师该如何定位?都说“三年一代沟”,面对年龄差越来越大的学生,要怎么沟通?功利主义价值冲击下,师道尊严源于什么?
第一个问题:信息时代,高校教师该如何定位?
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,由于知识获取渠道有限,教师几乎是唯一的系统知识传授者。而在当下信息时代,互联网平台上各种搜索引擎、数据库、慕课、论坛、公众号……以及层出不穷的商业培训机构,使得知识获取渠道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元。作为互联网“原住民”的“95后”“00后”学生,善用网络获取各类信息。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只做“知识的搬运工”,越发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。
在我看来,高校教师不能固守“知识的传授者”这一单一角色,更要做“思维的引领者”和“价值的塑造者”,在条分缕析中引领学生建构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缜密的逻辑,在旁征博引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,塑造年轻人积极向善的“三观”,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,不生硬、不说教,“如春在花、如盐在水”,而非“眼中金屑、米中掺沙”。
第二个问题:都说“三年一代沟”,面对年龄差越来越大的学生,要怎么沟通?
目前我们的学生主体是“95后”“00后”。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,这一代年轻人普遍见多识广,自我意识和质疑精神更强,观点表达也更加直接,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表征,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。无论授课还是交流,“去中心化”“消解权威”日趋明显。我们的年龄逐年增长,日常面对的却永远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学生,在新生事物和话语方式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,如何避免因“落伍、脱节”而影响教育效果,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。
依我浅见,一方面,讲课不同于写论文,晦涩艰深的话语方式未见得是最优选择。论文是用严谨的学术话语与知识等量、甚至更为渊博的同行交流,而讲课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,帮助在专业领域刚起步的学生夯实基础知识。因此,“说人话”,而非“掉书袋”,实现理论与现实的“搭桥”,才能避免学生因“听不懂”而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抵触情绪,才能让学生看到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强大解释力,感受到知识和学术的魅力。另一方面,“与时俱进”非“刻意迎合”,每位老师都有个人风格和表达习惯,不必为了成为“有趣的灵魂”而用并不擅长的话语方式,“段子”和“网络流行语”使用不当或许适得其反,显得“油腻”。“KY”和“乱玩梗”不如不用梗。当然,与新生事物一同成长,与年轻学生没有代沟,是最理想的状态。都说“三年一代沟”,所谓代沟,不是听不懂“KY是什么梗”,而是暗暗思忖“梗是什么意思”。
第三个问题:功利主义价值冲击下,师道尊严源于什么?
《礼记》有云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,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同时,功利主义价值对高校的影响也日益加深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同样也面临诸多压力。在当前通行的考评机制下,我也时常问自己,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哪里,才是“明智”,才是“值得”?也会有疲惫的时刻,是不是做一个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更轻松,更“划算”?但是又会想,若真如此,还担得起学生喊一声“老师”吗?
为人师者,言传,更要身教,所谓“身行一例,胜似千言”,律人先律己。作为当代高校教师,更要不忘初心,时刻以“四有”好老师为标准,严格自律。“立德,立功,立言”,所谓“三不朽”。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,乃师者本分。
师道尊严,或发端于一个个精心设计讲授的知识点,一页页更新又更新的教学课件,一条条网课期间在线教学平台上逐一回复累计数千的讨论帖,一回回深夜或者凌晨接起的心理危机求助电话,一次次从学业到未来规划以及家庭困境的长达几小时的深谈……
累吗?很累。值得吗?值得!学生会因我们的真诚和用心而更努力一点,会说:“老师,原来有知识是一件很酷的事!”“老师,您就是我想成为的人!”“您让我们尊重教师这个职业,影响我们为人处事。您不计回报地帮助我们,我们在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时,也想像您一样帮助他们,对这个社会有所回馈,也是对您的回馈!”鲜有职业能收获如此幸福感。教书,育人,善莫大焉。
或许这个世界并不完美,有这样那样的问题;人性也并不纯善,有或多或少的阴暗。惟愿好老师的存在,能让学生相信仍有许多美好的事,可爱的人,有光,有希望。愿短短几年的陪伴,言传身教,倾囊相授,能让学生对世界有敬畏,对知识有仰慕,对他人有体恤。如鲁迅先生言:“无穷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,都与我有关!”
教育,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,如切,如磋,如琢,如磨。愿与大家共同努力,弦歌不辍,薪火相传!